热点推荐 Message Center
- 专访瑞思教育董事长王励弘:资本和教育联姻需走出误区
- 今天,你感受到大风了吗?江西接下来的天气…
- 徐闻大汉三墩旅游区项目建设启动
- 青创训练营面向社会招募营员 分赴4市开展创业提升训练
- 总经理李跃退休:中移动将如何落地5G新战略
- 印度女孩中国旅游,凌晨出门吃饭,直言:真安全想定居
- 泰晤士大学排名发布,深圳两所高校上榜
- 马卡报票选亚洲最佳阵容:孙兴慜领衔,武磊入选
- “雅言赞祖国,经典润人生”,烟台宫家岛小学举办国庆献礼活动
- “老婆,我如果去世了,你会再婚吗?”“嗯……”
- 黄润秋:近20年来我国新增植被覆盖面积居全球首位
- 版权时代,网络视频路在何方?原创内容成“重中之重”
- 北京香山革命纪念地:八处革命旧址整体对外开放
- 泰达宏利基金管理有限公司关于住所变更的公告
- 十日谈|夫妻月饼
- 超17亿票房!《我和我的祖国》《中国机长》《攀登者》国庆必看
- 氤氲中国风 海上中秋夜宴惊艳港城
- 全国首家8K影像实验室沪上揭幕!今天起,可以免费预约体验咯
- 发布一款新手机 如何将“友商”按在地面上摩擦?
- 官员专家探讨一国两制和基本法实施,要把基本法讲到港澳同胞心里
- 广东出台三年行动计划 推进粤港澳大湾区文化圈建设
记者近日从省政府获悉,广东省在深入调研和反复研究论证的基础上,制定并颁布了《广东省推进“粤港澳海湾文化圈”建设三年行动计划(2019-2021年)》。海湾地区文化圈建设的重点工作将从现在开始。
行动计划提出要充分发挥文化建设的主导和支撑作用,以岭南文化为纽带,促进粤港澳优秀传统中国文化的传承和发展,开展全方位的文化交流与合作,切实增强港澳同胞对国家的向心力和对“一国两制”的认同感,为建设充满活力、具有国际竞争力的一流海湾地区和世界级城市群做出积极贡献。
海湾地区的文化影响力迅速扩大。
粤港澳海湾文化圈建设已经全面启动,起点高的第一个标志是首届粤港澳海湾媒体峰会和首届粤港澳海湾文化节开幕式及专场演出近日在广州成功举行。首届粤港澳海湾地区智库高端论坛在香港举行,迅速扩大了海湾地区的文化影响力。
第二个标志是粤港澳全面开展文化交流与合作,共同发展和共享的格局已经形成。
今年4月以来,粤港澳大湾地区先后成立了粤港澳大湾地区文化产业联盟、音乐艺术联盟、文化创意产业促进会、文学联盟、文化教育交流中心等。围绕文化、文学、艺术和工业等许多领域。粤港澳大湾区广播电视联盟、博物馆联盟、演艺联盟等。也在积极准备。
第三个标志是广东率先推动三大区域文化优势的融合。
例如,加快珠江两岸文化创意产业带建设:深圳应加强深港、深澳在创意设计等领域的合作,做好“深港设计双城展”、“深澳创意周”等海湾地区文化产业交流合作活动。珠海推进建立“澳门资源+全球技术+创新人才+横琴载体”产业合作模式;培育一批充满活力的新文化形态,制定并实施广东超高清视频产业发展行动计划,开通全国首个省级4k频道,制作首部4k粤剧电影《白蛇爱》推动全省300多个文化公园不断融入大湾区建设;共同打造海湾地区世界级的旅游目的地。我们将加快海湾地区邮轮旅游合作,为海湾地区的“一程多站”在线旅游开发新产品。
粤剧是媒介。
传统文化唤起文化认同
粤港澳居民一起喝珠江水,两千多年来根脉相通的岭南文化是粤港澳湾区的突出优势。
2019年,香港、澳门、广州、深圳等城市将陆续举办多项文化艺术活动。
其中,在以粤语为母语的广东、香港、澳门和大湾区,叹息一两杯和看粤剧是常见的生活方式。粤剧作为具有500多年历史和深厚群众基础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是粤港澳之间的重要文化桥梁。
2019年,粤港澳将庆祝粤剧成功应用十周年。深化粤剧交流与合作已经成为粤剧三地人民的共识。自2003年以来,11月最后一个星期天的“粤剧日”已成为粤港澳台粤剧演员最重要的节日之一。
搭建一个融合平台
文化合作机制全面深化。
生动的香港客家麒麟领带,典雅古朴的广式红木宫灯,澳门广材,融合了民国岭南画风、葡萄牙文化和西方绘画艺术的特点...广州越秀区的北京路挤满了人,市民参观庙会的热情很高。
建设人文海湾是粤港澳文化融合的重要纽带和平台。目前,广东、香港、澳门和海湾地区的文学、音乐、动画、影视等行业、文化单位甚至民间交流都在各种空间以各种方式密切开展。据统计,2016年至2018年,粤港文化交流共812批14163次,粤澳文化交流共229批5117次。自2017年12月以来,“粤港澳海湾音乐艺术联盟”、“粤港澳海湾文学工作坊”、“粤港澳海湾艺术家联盟”和“粤港澳海湾动画联合委员会”相继成立。
这三个地方的文化运动正在海湾地区进行。这种强大的文化凝聚力是粤港澳台湾地区的精神家园。
读《创深商报》驻广州记者张颖
上一篇:华为内部人员回应“17日发鸿蒙手机”:假的下一篇:老人动动脚趾能保健